我们能源局也在对一些国家进行调研,在一些国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已经发展很多年,所所占比例比较高。
2010年12月份提出第二稿召开评审会议。本规程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定价13元。
1、北京热电联产能源结构现状为改善首都大气环境,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环境质量,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加快了城市能源结构调整的进程,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燃煤供热面积为28467万平方米,占全市供热面积43%,其中燃煤锅炉房供热面积为20772万平方米,燃煤热电联产供热面积7695万平方米,天然气供热面积为27143万平方米,占全市供热面积的41%,其中燃气锅炉房供热面积为18542万平方米,燃气自采暖为6094万平方米,燃气热电联产供热面积2507万平方米。分布式能源的定位和发展趋势。更具体的技术标准规范,包括分布式电源并网特性测试系列标准、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系列标准、分布式电源监控系统功能规范、分布式电源监控设备等已经制定规划,将分别于2011-2013年制定并发布十二五末,基本建成1+4+N+X供热体系,供热能力达到8.5亿平方米,其中城区5.3亿平方米,郊区(县)3.2亿平方米。(3)国电集团:与深圳市签署框架协议,积极筹划在深圳投资建设分布式能源电站等项目。
南宁华南城分布式能源项目等。我理解中央对分布式能源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将要出台支持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有关的文件。中国的排放现在远远超过了美国,而且仅仅一年的时间,我们就增加了6亿吨。
第二,尽快制订推动天然气改革的相关政策法规。能源结构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欧洲页岩气资源达到30-120万亿立方米。调结构,到底怎么调?结构的问题,领导最关心。
1995年的时候就讲要调结构,十一五在讲,现在在做十二五规划,现在重点还是讲调整经济结构,花了这么长时间,成果还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事实,这五条线,底下的蓝线是GDP的增长,黄线是能耗的增长,绿线很重要,代表GDP的增长速度和能源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往上升的。美国的煤层气和页岩气产能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时候,可以达到2500万立方米。
再看看中国,中国有发生一些变化,1965年的时候,煤炭占90%,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的时候,石油增加了20%,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改革开放虽然邓小平有很大功绩,但是还需要一些老干部放弃一些既得利益,如果不放弃既得利益,改革开放有很难做了,所以改革开放很重要,那个时候我们有大庆胜利油田,石油出口买外汇,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红线的趋势说明弹性系数的趋势线,GDP基本上是平稳的,有一点点往上走,但是我们的这条线是非常高速增长的。那么如何教育领导呢?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12月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12月21日在广东说,2月3日在中央党校还在讲,3月5日在两会上再次强调,这说明了对于这个问题的迫切性、结构性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9日上午举行的城市燃气分布式能源应用中的问题与应对分论坛中,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进行了精彩演讲。问题出在以煤为主,分布式能源比热电分产更加有效,分布式能源可以提高27.82%的效率,还有40%的效率发电,用GE的技术是50%,一次能源中天然气5%的情景分析,一次能源中天然气20%的情景分析。如需转载,请与 010-51915030 联系。我在想,发展分布式能源,发展天然气最重要的是说服领导,领导同意了,事情就好办了。
我们把这些国家能源比例做了一个图,蓝色代表天然气比例,红色代表煤炭比例,然后是石油比例,黄色代表核能比例,浅蓝色代表水能比例所以,从潜力和前景来看,我们的结论应该是: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在发展策略上,我们国家目前大幅度应用可再生能源因受投资与技术各种因素的制约,时机尚不成熟,而面临天然气大量进口需要相应解决高效使用问题,在这个过渡历史阶段中发展耦合系统是承前启后、十分必要的。我们国家的情况,也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北京、上海、广州、都有一些示范项目,目前又有很多城市正在大力推进。
以发展燃气三联供和可再生能源的耦合系统作为当前重要的发展策略。我谈两个问题,一是发展中国分布式能源的潜力与前景,二是探索中国特色的分布式能源的发展道路。分布式能源的第一性的基本特征是供能系统的位置建设在用户现场或附近区域,因为正是这一点带来了分布式能源的其它一系列优势。丹麦在2000年前后的发电分布情况如图所示,正是由于现在全国配置了星罗棋布的分布式能源,使全国GDP产值大幅度增加,但是能耗却没有明显的增加。第二个问题,关于探索中国特色的分布式能源发展道路,从工作中的体会可归纳到到几点:发挥政策力量完善市场机制克服前进障碍,发展燃气三联供与可再生能源的耦合系统,大力扶植和发挥专业能源服务公司的作用,自主创新地独立知识产权软硬件产品,以区域综合能源规划拓展分布式能源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以高新技术促进跨越式发展。目前在丹麦发展的细胞结构是可以借鉴的智能电网新技术之一。
潜力和前景方面,潜力首先来源于分布式能源系统自身的优势,要分析世界范围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国内示范工程与市场的形势,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预测,配合潜力分析的理论模型预测未来迎接新能源产业的兴起。【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分布能源优势的理论基础是能量的梯级利用,就系统效率而言,同样的电热(冷)负荷,如分散的供能方式的系统效率是45%,用热电冷的联产的系统可以达到80%或更高。分布式能源联网,特别是允许分布发电上网售电将使低压配电网的工作模式有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无源的单向送电变成有源的双向潮流,这将带来网络系统软硬件、监控、通讯、计量一系列的新问题,当分布能源的容量和穿透率达到一定程度还要影响到上游输电网的运行,总体而言就是需要网络系统控制的智能化。
以下为发言实录: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公司让我代表公司做个发言,题目是探索中国特色的分布式能源发展道路。中国能源网讯 7月8日,中国能源网携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与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举办的以合理利用能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中国分布式能源研讨会暨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
至于系统是什么规模(如小到几个千瓦,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千瓦),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设备的归属,以及是否与公用电网连接都不影响分布是能源的含义。当然,这只是概念性的比较,分布式能源包括燃气三联供的系统效率是随着很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包括外界环境和条件、负荷特性、系统规模、机型选用、燃料类型等等)。考察表明,凡是分布式能源发展快的国家,正是因为他们的政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政策制度支持都很到位。从中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国家属高端技术的分布式能源目前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尚未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从领导到群众的认知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我们相信快速的发展时期一定会到来。
如需转载,请与 010-51915030 联系。树立科学理念,在制订区域综合能源规划层面上开拓分布式能源市场。
在发挥政策力量方面,包括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能力(低碳战略、结构调整、市场经济、部门协调)、制定优惠政策(投资补贴、燃料价格、税收减免、奖励基金)、规划层面引导(提供分布式能源发展空间,分担基础设施成本)、引入碳排放交易机制(减低DE投资成本、设立专项补贴)、制定并网政策(强调社会责任、制订并网标准、实现多方共赢)、扶植能源服务公司发展(运营模式创新,承担系统工程)、完善从建设到后评估的标准与质量保证体系和奖罚制度。探索中国特色的分布式能源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政策、市场、技术密切结合、协调发展。
从理论分析可知,对一般新产品和高端技术产品的社会的推广和扩散有两种理论模型:一般产品的市场扩散模型是呈抛物线型曲线上升,而高端新技术产品的市场扩散模型是呈现S型曲线上升,在发展起始阶段往往是比较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社会和人们的认知度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图中代表媒体的集中信息传播,A代表一般产品的传播特性方程和曲线,代表高端技术产品用户间的以自身经验与信任度的信息交流与传播,B代表高端技术产品的传播特性方程和曲线)。在9日上午举行的城市燃气分布式能源应用中的问题与应对分论坛中,北京恩耐特分布式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汪庆桓进行了精彩演讲。
由于这些优点,使得分布式能源世界发展趋势非常明显,有的欧洲国家分布式发电已经占总发电量的一半。发展耦合系统在技术上,燃气三联供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系统可应用三联供满足基础负荷,与可再生能源的间断性负荷相匹配补充,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北京恩耐特分布能源技术公司几年来在理念和技术的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发展了一些完全自主产权的技术产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产学研结合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软硬件产品。
在发展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同时发展智能电网是耦合系统必要的条件。很多人都给分布能源下定义,我们认为没必要在文字描述上过多地做文章,重要的问题是分布式能源到底是什么样的体系?什么样的范畴?首先从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历程来看,早在1882年美国就首先出现第一个分布式能源的雏形,出现楼宇的热电联供(CHP),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余热可以制冷,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效率,即冷热电三联供(CCHP),后来由于世界范围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环境问题,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问题日趋突出,出现了分布式能源(DE),从图中我们看的绿色的一块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分布式能源总的体系,其包括了主要三个部分,一是分布式的CCHP,二是可再生能源,三是工业的余热余压废能利用。
当前,我国分布式能源公司的主要任务是理念和技术的创新、新运营模式的探索、完成高质量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工程。从全国范围看,中央和地方政策准备陆续出台,各省市地区及大企业集团都在制订分布式能源规划,各类能源服务公司相继成立,这预示了国内良好的发展势头。
发挥专业能源公司的作用,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建设高质量示范工程。提出了区域综合能源规划的新理念和一套实用的设计方法与计算程序,与世界银行和欧盟建立了密切合作,共同进行了北京市燃气高效利用,亦庄开发区能源结构优化的国际合作项目,在推动国内分布能源技术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